序號 | 名詞術語 | 說明 |
---|---|---|
1 | 主要性能參數(shù) | 表示閥門的主要參數(shù),如公稱壓力、公稱通經(jīng)、工作溫度 |
2 | 公稱壓力 | 是一個用數(shù)字表示的與壓力有關的標示代號,是供參考用的一個方便的圓整數(shù) |
3 | 公稱通徑 | 是管道系統(tǒng)中為所有附件所通用的用數(shù)字表示的尺寸,以區(qū)別用螺紋或外徑表示的那些零件。公稱通徑是供參考用的方便的圓整數(shù),與加工尺寸只呈不嚴格的關系 |
4 | 工作壓力 | 閥門在適用介質溫度下的壓力 |
5 | 工作溫度 | 閥門在適用介質下的溫度 |
6 | 適用介質 | 閥門能適用的介質 |
7 | 適用溫度 | 閥門適用的介質和溫度范圍 |
8 | 殼體試驗 | 對閥體和閥蓋等聯(lián)結而成的整個閥門外殼進行的壓力試驗。目的是檢驗閥體和閥蓋的致密性及包括閥體與閥蓋聯(lián)結處在內的整個殼體的耐壓能力 |
9 | 殼體試驗壓力 | 閥門進行殼體試驗時規(guī)定的壓力 |
10 | 密封試驗 | 檢驗啟閉件和閥體密封副密封性能的試驗 |
11 | 密封試驗壓力 | 閥門進行密封試驗時規(guī)定的壓力 |
12 | 上密封試驗 | 檢驗閥桿與閥蓋密封副密封性能的試驗 |
13 | 滲漏量 | 作閥門密封試驗時、在規(guī)定的持續(xù)時間內由密封面 |
14 | 吻合度 | 密封副徑向最小接觸寬度與密封副中的最小密封面寬度之比 |
15 | 類型 | 按用途或主要結構特點對閥門的分類 |
16 | 型號 | 按類型、傳動方式、連接形式結構特點、閥座密封面材料和公稱壓力等對閥門的編號 |
17 | 主要外形尺寸 | 閥門的開啟和關閉高度、手輪直徑以及連接尺寸等 |
18 | 連接尺寸 | 閥門的管道連接部位的尺寸 |
19 | 整定壓力 | 安全閥在運行條件下開始開啟的預定壓力。在該壓力下,開啟閥瓣的力與使閥瓣保持在閥瓣保持在閥座上的力平衡 |
20 | 超過壓力 | 指超過安全閥整定壓力所增加的壓力,通常用整定壓力的百分數(shù)來表示 |
21 | 回座壓力 | 指閥瓣重新與閥座接觸,亦即開啟高度變?yōu)榱銜r,進口處的靜壓力值 |
22 | 啟閉壓差 | 安全閥整定壓力與回座壓力之差,通常用整定壓力的百分數(shù)來表示 |
23 | 冷態(tài)試驗差壓力 | 安全閥在試驗臺上調整到開始開啟時進口處的靜壓力,該壓力包含了對于背壓力和溫度等運行條件的修正 |
24 | 排放壓力 | 整定壓力加上超過壓力 |
25 | 排放背壓力 | 是介質通過安全閥流入排放系統(tǒng)時在閥門出口處形成的壓力 |
26 | 附加背壓力 | 裝置運行時在安全閥出口處存在的靜壓力,它是由其它壓力源在排放系統(tǒng)中引起的 |
27 | 開啟高度 | 閥瓣離開關閉位置的實際升程 |
28 | 起始升程 | 指最初的升程、它使位移變換器或類似儀表上出現(xiàn)首次位移指示 |
29 | 流量面積 | 指閥門進口端到閥座密封面間的最小截面積(但不是指“簾”面積),用來計算無任何阻力影響時的理論排量 |
30 | 流道直徑 | 對應于流道面積的直徑 |
31 | 簾面積 | 當閥瓣在閥座上方升起時,在其密封面之間形成的圓柱面形或圓錐面形通道面積 |
32 | 理論排量 | 是流道截面積與安全閥流道面積相等的理論噴管的計算排量 |
33 | 排量系數(shù) | 實際排量與理論排量的比值 |
34 | 額定排量系數(shù) | 排量系數(shù)與減少系數(shù)(取 0.9)的乘積 |
35 | 額定排量 | 實際排量中允許作為安全閥適用基準的那一部分,即按下列 a、b 或 c 計算的值 a、實際排量 × 減少系數(shù)(取 0.9) b、理論排量 × 排量系數(shù) × 減少系數(shù)(取 0.9) c、理論排量 × 額定排量系數(shù) |
36 | 當量計算排量 | 當流體的壓力、溫度或特征不同于額定排量的工礦時安全閥的計算排量 |
37 | 頻跳 | 安全閥閥瓣迅速異常來回運動,在運動中閥瓣接觸閥座 |
38 | 顫振 | 安全閥閥瓣迅速異常來回運動,在運動中閥瓣不接觸閥座 |
39 | 靜態(tài)特征 | 穩(wěn)定流動狀態(tài)下,減壓閥出口壓力與進口壓力和流量等參數(shù)的函數(shù)關系 |
40 | 動態(tài)特征 | 在進口壓力、流量突然變化,或其它擾動因素的作用下,減壓閥的出口壓力與流量的函數(shù)關系 |
41 | 流量特征 | 穩(wěn)定流動狀態(tài)下,當進口壓力等參數(shù)不變時,減壓閥的出口壓力與流量的函數(shù)關系 |
42 | 壓力特征 | 穩(wěn)定流動狀態(tài)下,當流量等參數(shù)不變時,減壓閥的出口壓力與進口壓力的函數(shù)關系 |
43 | 靜態(tài)特性偏差 | 穩(wěn)定流動狀態(tài)下,減壓閥的進口壓力和流量等參數(shù)的變化所引起的出口壓力變化值 |
44 | 流量特征偏差 | 穩(wěn)定流動狀態(tài)下,當進口壓力等參數(shù)不變時,減壓閥流量的變化所引起的出口壓力變化值 |
45 | 壓力特性偏差 | 穩(wěn)定流動狀態(tài)下,當流量等參數(shù)不變時,減壓閥進口壓力的變化所引起的出口壓力變化值 |
46 | 相對靜偏差 | 減壓閥的靜態(tài)特性偏差與給定的出口壓力之比值 |
47 | 相對流量特性偏差 | 減壓閥的流量特性偏差與給定的出口壓力之比值 |
48 | 相對壓力特性偏差 | 減壓閥的壓力特性偏差與給定的出口壓力之比值 |
49 | 壓力增長系數(shù) | 減壓閥的壓力從額定值降到零(小于允許泄露量)時出口壓力的增長率 |
50 | 最大流量 | 在給定的出口壓力下,當其偏差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流量上限 |
51 | 減壓比 | 減壓閥進口與出口的絕對壓力之比 |
52 | 關閉壓力 | 介質停止流動,減壓閥完全關閉時的出口壓力 |
53 | 最高允許壓力 | 在給定溫度下疏水閥殼體能夠持久承受的最高壓力 |
54 | 工作壓力 | 在工作條件下疏水閥進口端的壓力 |
55 | 最高工作壓力 | 在正確動作條件下,疏水閥進口端最高壓力。它由制造廠給定 |
56 | 最低工作壓力 | 在正確動作情況下,疏水閥進口端最低工作壓力 |
57 | 工作背壓 | 在工作條件下,疏水閥出口端的壓力 |
58 | 最高工作背壓 | 在最高工作壓力下,能正確動作時疏水閥出口端的最高壓力 |
59 | 背壓率 | 工作背壓與工作壓力的百分比 |
60 | 最高背壓率 | 最高工作背壓與最高工作壓力的百分比 |
61 | 工作壓差 | 工作壓力與工作背壓的差值 |
62 | 最大壓差 | 工作壓力與工作背壓的最大差值 |
63 | 最小壓差 | 工作壓力與工作背壓的最小差值 |
64 | 工作溫度 | 在工作條件下疏水閥進口端的溫度 |
65 | 最高工作溫度 | 與最高工作壓力相對應的飽和溫度 |
66 | 最高允許溫度 | 在給定壓力下疏水閥殼體能持久承受的最高的溫度 |
67 | 開閥溫度 | 在排水溫度試驗時,疏水閥開啟時的進口溫度 |
68 | 關閥溫度 | 在排水溫度試驗時,疏水閥關閉時的進口溫度 |
69 | 排水溫度 | 疏水閥能連續(xù)排放熱凝結水的溫度 |
70 | 最高排水溫度 | 在最高工作壓力下疏水閥能連續(xù)排放熱凝結水的最高溫度 |
71 | 過冷度 | 凝結水溫度與相應壓力下飽和溫度之差的絕對值 |
72 | 開閥過冷度 | 開閥溫度與相應壓力下飽和溫度之差的絕對值 |
73 | 最大過冷度 | 開閥過冷度中的最大值 |
74 | 最小過冷度 | 關閥過冷度中的最大值 |
75 | 冷凝結水排量 | 在給定壓差和 20℃ 條件下疏水閥1h內能排出凝結水的最大重要 |
76 | 熱凝結水排量 | 在給定壓差和溫度下疏水閥 1h 內能排除凝結水的最大重要 |
77 | 漏汽量 | 單位時間內疏水閥漏出新鮮蒸汽的量 |
78 | 無負荷漏汽量 | 疏水閥前處于完全飽和蒸汽條件的漏汽量 |
79 | 有負荷漏汽量 | 給定負荷率下蒸汽疏水閥的漏汽量 |
80 | 無負荷漏汽率 | 無負荷漏汽量與相對應壓力最大熱凝結水排水量的百分比 |
81 | 有負荷漏汽率 | 有負荷漏汽量與試驗時間內實際熱凝結水排量的百分比 |
82 | 負荷率 | 試驗時間的實際熱凝結水排量與試驗壓力下最大熱凝結水排量的百分比 |